“情怀”铸“铁军”(广审版)
2018-08-20 11:20:53
  • 0
  • 0
  • 0

“情怀”铸“铁军”

——记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胡国红和他的团队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为了学习、宣传广州财政评审的先进经验,我们《财政评审》杂志采编人员进行了一次实地采访。

四月的广州热闹非凡,因为广交会正在这里举办;虽然四月底已经进入第二期,但交通还是因为广交会变得拥挤了些。

清晨,站在广州市越秀区将军西路25号门前,我们《财政评审》杂志一行采编人员,却感受到了一丝清净和严肃,这里曾是清朝将军府所在地,解放后成为广州市财政局的办公地,现在则已正式划为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下简称“广州评审中心”)的专用办公场所。从那有些历史的大门口望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首一棵绿树下的一块石头,上面镌刻着两个字“严谨”,那鲜红的颜色,给人一丝威严和警示;进门抬头,便看到正面走廊大理石墙上一款很大的贴墙版面, “阳光评审”、“财政卫士”八个金色大字的上边,是一朵以阳光和 “CP(CP是财政评审的简称,)”造型为花蕊的木棉花……

这便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评审中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而据官方统计,2017年该中心已完成工程概、预、结(决)算和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金额总计达2406.24亿元,核减金额261.72亿元,核减率达10.88%,首次超2000亿元。另外,还完成对中介复核项目79个,送审金额约55.67亿元,调整偏差金额0.7911亿元。

广州一个市的评审工作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一年评审量的两倍。此前本刊记者在广州评审中心的网站上浏览时,竟然只看到一条扶贫消息提到了广州评审中心的主任胡国红,便感受到了广州评审中心低调和务实的风格。

而当我们第二次从该院后门进入广州评审中心的时候,进了后门的玻璃门,就是财政评审预受理大厅;大厅右手边,透过高高的落地玻璃窗,看到一块红褐色的柱形大石头上镌刻着红色的“务实”二个篆字,便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感觉。

“这块‘务实’石是建设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站时钻出的中生代白垩纪微风化砾岩,后来广州地铁将这块广州广泛存在的红层地质的岩芯赠送给了我们,而‘务实’二字正是对我们工作风格的肯定;那块‘严谨’石是我们自己立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就是要通过阳光评审来做好财政卫士,让广州的市花——木棉花,在财政评审领域闪耀。”胡国红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我们感受到一种坚如铁石的别样情怀。

制度规范打造铁营盘

2015年11月25日,新到任不久的广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雄桥开展专题调研,专题会上,广州评审中心主任胡国红做了关于预防职务犯罪防控情况的汇报,该中心在制度建设上下了铁功夫,而且仍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广州评审中心自2000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广州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及市财政局党组的高度关注;2009年胡国红上任以来,广州评审中心就积极加力查缺堵漏,着力构建反腐长效机制:

一是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法纪政纪学习;二是与当地检察院联合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小组,接受反腐一线教育;三是完善制度治理源头。

广州评审中心拟制了《评审项目保密规定》《评审人员信用档案》和《评审技术标准》,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廉政十不准则》、《会议议事规则》,特别是从评审预受理、任务分配、项目评审、双方对数、项目复核等关键环节入手,优化、完善了《十六项内控制度》,建立了全面完善的内部控制规程。

一、不碰面初稿制、初稿终稿差异说明制——中心评审项目采取封闭方式独立完成初稿,在初稿意见书出具前评审人员不允许与施工单位直接沟通,对不清晰问题应提交给项目管理部预受理人员统一处理。另在终审会签时必须对终稿和初稿之间差异做出说明,以利于各级查核。此制度对复核工作同样适用。

二、限定对数地点制——评审人员除对数和现场外不得与施工单位接触,对数只允许在中心办公楼规定地点进行,对数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不单独踏勘现场制——评审人员不得单独勘察现场,须与部门负责人或业务主管同行,前往工地不乘坐施工单位车辆,工作餐谢绝一切单位宴请,拒绝送审单位、施工单位任何礼物。

四、评审业务四级复核制(对内)——评审员项目审核完成后,提交部门小组长复核,后交部长复核,再交复核部复核,完成后评审结果交主任审批。

五、对中介机构评审结果复核制(对外)——财政项目经中介机构的评审结果,由中心复核部负责按市财政局以抽查形式确定的中介评审项目的审核结果进行专业复核,查漏补缺,须整改完成发现的问题才准许其出评审报告。复核部内部还设三级审核(专业工程师复核、部长审核、主任审批)。针对复核工作设立了中介考核制度,对评审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打分考评,并与奖惩挂钩,对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披露上报。

六、评审问题集中决策制——评审人员对于自己负责项目中出现的非常规或特殊问题,如各方的争议涉及评审的原则问题、重大疑难问题、影响造价大的共性问题,须以书面形式提交,由部门负责人组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对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坚持进一步扩大范围集体决策,发挥包括总工办、复核部等力量进行细致研究解决,确保杜绝 “一支笔”、“一言堂”情况发生。

七、业务分配随机制——中心原来按专业设置部门改革转变成三个具有综合评审各专业项目的综合评审部门。评审业务由项目管理部在考虑各部门在审业务量负荷前提下进行随机分派,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被评审对象直接指派评审项目部的情况。

八、项目管理督办制——项目管理部负责严格对项目进行督办,以提高评审效率,对超过评审时限的项目在评审协调会上及时公布,以避免有意拖延评审进度谋利。

九、无关不过问制——评审过程中,领导不干预评审人员正常的评审工作,不是分管的项目的不过问,避免托关系递条子情况发生。对评审人员,非本人评审的项目不得过问。

十、评审回避制——评审项目与评审人员有利害关系的,或有亲属与该项目有利益相关的,或本人曾以各种形式参与过该项目实施工作的,须进行评审回避。以免评审员因相关利益而影响评审结论的客观、公正。

十一、评审复核保密制——在评审初稿阶段及复核部复核阶段,对任务分配的情况严格保密,不得透露给施工单位,以免评审和复核人员受到干扰,影响工作效率和公正性。

十二、对评审项目全过程跟踪制——中心办公OA评审管理系统,能清晰反映项目全过程状态,对于某一评审环节的调整均需多级审批方能完成。

十三、外部监督与投诉制——对于评审工作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中心网站公布了举报方式,办公室负责设立了廉政举报电话、信箱,方便外部监督。

十四、增加透明度制——中心的办事制度通过网站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宣传,增加了中心办事透明度,中心也曾和项目送审单位、施工单位展开行风评议座谈,聆听对评审工作流程、评审人员作风各方面的社会意见。

十五、轮岗制——中心机构调整后,所有业务部门(含总工办、复核部)财政投资评审各个专业人员配备齐全,部门负责人可实行轮岗,即在需要的时候部门之间中层管理人员可进行互换,以利于避免在一个岗位过久而隐藏的贪腐可能;各业务部门评审人员、复核人员、业务支持人员也可定期轮岗。

十六、举报制——对于送审资料出现刻意弄虚作假,甚至伪造文件等,送审单位、施工单位中的集体或个人意图从中渔利的,评审人员一经发现后须进行举报。如评审出现贪腐,送审单位也可举报。

这就是广州评审中心自制的《廉政十六项内控制度》,监察局和巡视组看到这十六条和《廉政十不准规定》后,和胡国红谈话两个半小时,最后还是点头首肯“管理还靠谱,有章法。”

就这样,广州评审中心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廉政铁营盘。“十六项”和“十不准”两个制度确保了队伍的纯洁性,练就了评审员绝不拖卡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曾当过八年潜艇兵的广州评审中心专职支部书记庄廷溱告诉本刊记者:“制度是效率和廉政的基本保障,我们就是要通过全面完善的制度来打造铁营盘,通过铁的纪律制度来确保财政评审科学规范廉洁,这可以说是我们的铁情怀。”

正是这样的铁情怀,让广州评审中心充满了活力和吸引力,目前中心的队伍已经达到140人,其中注册造价师多达40人,而胡国红2009年上任以来,并没有带进来一个人。

科技监管打造铁篱笆

再好的制度要想产生管理效果,重点就在在落实;而在每一个管理节点上的严格把关,就是实时动态监控;制度管理的难点正在于如何实施动态监控。因为整个评审流程中,每个项目都在无时不刻地变化着,而靠人监督则难免不时松懈、遗漏;只有信息化手段的先进性和流程规范化、只有动态监控才能随时发现问题,才能及时采取行动,防微杜渐,确保评审的科学规范和廉政。为此,广州评审中心运用信息化建设等现代高科技,开创了动态监控的新局面:

1.通过“地铁项目编审平台”+“材料价格库”,实现评审业务全程监控:计价软件编审平台、材料价格库通过标准价量、经济指标及历史数据,进行快速审查比对,将问题即时记录及暴露。在编审平台进行评审业务审查,能对评审过程中的修改痕迹实时记录,连造价文件的微小调整变化都能及时反映,实现评审业务全程实时监督,评审业务精细管理。

“这个‘地铁项目编审平台’是我们2014年与清华斯维尔公司合作开发的,通过提供标准价格、经济指标、协同办公、结果比对、痕迹记录等功能,实现中心业务线上工作。该平台有五大特点:协同办公,信息共享;智能审查,高效评审(标准价量、经济指标、历史数据);标准支持,提升质量;沉淀指标,反哺业务;痕迹保留,全程监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广州评审中心副主任肖湘花告诉本刊记者。

尽管建筑、交通、水利等项目行政主管部门的造价管理部门,目前都定期发布适用于本行业的经过测算的部分材料的综合价格,基本贴近市场价,可以作为编制项目概、预算的依据,但由于种类偏少,相当多的材料设备价格需要各方通过询价来获得,而不同角色、不同渠道、不同的需求量都可能导致询价的偏差,材料设备的造价在工程造价中可占据建设工程造价的50%-70%,是投资控制的关键点,也是财政投资评审的廉政风险点。

因此为使评审造价更贴近市场,提高质量和效率,并减少审核中的自由裁量尺度。广州评审中心于2014年与中建普联共同建设了“材料价格库”,该库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市场调查员,即时获取建材市场一手价格信息,动态更新材料价格库中的数据;运用云计算技术,依据国家建材编码标准,对材料设备进行编码和标准化处理,实现与OA、项目管理软件、政府云平台等无缝连接,为评审业务提供标准价格,提高评审工作效率。该数据库有四个特点:材价标准化(通过建材国标编码,实现有效采集);大数据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分析(多渠道的海量数据,利用云技术来识别与抓取、分析);跨平台共享(开放式数据接口,实现与造价软件的无缝连接)

2.建立评审中心业务管理系统(即OA系统),实现评审流程全程监控:2008年广州评审中心与华南资讯共同开发了评审业务管理系统,梳理固化中心34个业务流程,从受理评审到向财政局提交评审报告和评审资料归档,全部的评审环节和评审中心的各个业务板块,都实现了评审行为的全程在线记录、监督。

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环节多、投资巨大;投资控制则贯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及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的整个工程生命周期。而广州评审中心正是通过建立项目评审大数据库,实现了政府项目的投资精细化、管理科学化、评审优质化,也铸就了预防财政投资评审领域职务犯罪的铁篱笆。

中心评审的广州市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项目多,涉及到多个施工单位,该中心和项目指挥部充分沟通协调后,采取了分片区、分专业召开评审三方协调会的方式,在会上统一规定补充送审资料、现场核实和限期完成对数工作等问题的具体时间,以及争议问题的处理决定,不仅由三方代表当场在会议纪要上签字确认,同时明确超过限期的解决方式。这一举措明显有效地提高了评审工作效率,大大加快了评审结案进度。目前,该建设项目结算总送审金额约180亿元,已完成评审合计195.93亿元(核减23.87亿元)。

其中该项目的一个打桩项目,评审资料就有十多箱。项目审核部接受了这项任务,查看很厚的施工记录时,细心的他们发现,很多页的施工记录似乎一模一样,评审的动态监控让大家把这样的感觉汇总起来,于是他们就对着灯光比对起来,发现除了填写的日期之外,施工记录的其他内容完全一模一样,像是复印出来的。而这样的资料让打桩工程量翻了一倍,这可是一个总价近3亿元的大项目。

“我们评审员就是有一股较真劲,来不得半点马虎,送审资料的有效性必将影响评审结果,” 项目审核部部长朱红娟这样说;“我们既要为业主服务,更要为财政把关;我们做财政投资评审,就是财政卫士,就要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胡国红谈到此事时这样说。

就这样,广州评审中心为了“财政卫士”的职责,上上下下不辞辛苦、多方奔走,时任广州市人大代表的胡国红,通过各种社会渠道宣传财政评审的职能和社会作用,最终取得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把不合格的项目拒止在了财政投资评审大门外……

1966年出生于湖北仙桃的胡国红,从小就对三峡感触很深,他说:“三峡的石头耸立两岸,任凭怒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却依旧岿然不动,犹如两扇坚实的大门,滚滚江水必须从这里流过。我们做财政评审,就是要像三峡的石门一样,不畏任何压力和打击,坚定地确保通过财政评审这扇门关,挤干项目投资中的水分,有效节约财政支出,合理科学高效地运用财政投资,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石情怀;只有具有石情怀的人,才称得上财政卫士中的铁军。”

阳光评审审出铁报告

要做好财政卫士,不仅要内部分清职责、管好自己,也要加强对社会中介、建设业主单位的指导,规范投资评审行为;建立上下左右联动机制,签订廉洁承诺,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提高评审监督的效果和透明度,向社会公开评审的程序、标准和工作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为此,2009年刚从广州地铁调任广州评审中心的胡国红,就着手建设中心网站,实现了政务公开: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业务指南,送审方随时可以进行进度查询。

为了让广州评审中心的评审业务见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及来自社会的监督。中心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做了细致的划分:

(一)财政局纪检组派驻;(二)财政部门监督(经济建设与评审监管处对评审业务的监管、财监分局对中心财务制度的监督、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专项延伸审计);(三)市审计局对评审项目的审计;(四)与当地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廉政共建,共同组织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交流座谈;不定期联办预防职务犯罪座谈会;(五)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放日,让这些代表走进来,看明白财政评审的各个环节。

为了便于社会对评审的监督,一方面通过中心网站将项目评审送审资料要求、评审及复核项目的进度情况、各项廉政制度均进行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在网站、中心业务指南、办事大厅和宣传册上公布多种举报途径,公开投诉、监督电话及办事程序和办事承诺,积极动员和鼓励广大群众和员工举报违法犯罪行为,还协助广州市财政局举办好“评审开放日”活动,接受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

就这样,广州评审中心的一切都晒在了阳光下。

2017年9月18日,全国首条160公里时速全地下市域快线——广州地铁十八、二十二号线的概算评审工作圆满完成,该项目送审金额高达782.64亿元,评审金额705.75亿元,核减76.89亿元,从前期准备到完成评审仅用时2个月。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开辟了广州财评高效严谨完成特大紧急重点项目新模式,体现了财评中心过硬的技术、高度的责任、高效的组织,也反映了广州评审中心对紧急的超大型重点项目控得住、推得开,能打硬仗的能力和信心。

在广州市财政局领导下,该中心成立前期工作小组提前介入,规范送审资料,统一数据标准;以专业负责制代替常规的部门负责制,投入中心全部技术力量;工程师们放弃休息连续奋战,同时借助中心“地铁项目编审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数据共享、工作协同、标准统一;评审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搭建各层次的沟通平台及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召开了20余次组织有建设、设计等相关单位参加的业务协调会,最高峰时同时来中心参与核对的外单位人员超过百人。截止目前,广州评审中心完成的地铁线路的评审金额已超过3000亿元,核减金额超过350亿元。

2018年1月31日,广州地铁再次给广州评审中心写来感谢信;上次的感谢信,正是关于地铁十八和二十二号线的,写于2017年10月10日

“我们自豪于为广州政府项目投资控制及轨道交通等城市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为广州财政、为广州城市建设出力献策,做好技术服务。我们广州人喜欢阳光,做事也阳光,这可以称为我们的阳光情怀”,广州评审中心中心副主任李奕这样说。

情怀铸魂造就铁财卫

一个鲜活的生命

像云一样飘散

散得无影无踪

昨天的你,没有回来

今天的你,会去到何方

你带走了浅浅的微笑

带走了对生的渴望

带走了尚未绽放的芳华

曾经在多少待垦的热土上

留下了你智慧的足迹

最后有哪一片青山

能够容下你的芳踪

走了,都未挥一下衣袖

走了,都没道一声珍重

芳草消失在天涯

青山因你而白头

唯有未知的路

望你一路走好

这首《飘散的云 ——送张云》的小诗,是胡国红写的。那是2017年秋天,无情的白血病夺走了张云——那个曾经和胡国红及其团队共同奋战过的队友的生命,留下一个九岁的孩子。

“张云去世那天,我看到胡主任脸色很不好,抽了很多烟;第二天,他就把这首诗交给了我,”现任广州评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的戚颖告诉本刊记者。戚颖2009年进入中心以来,一直在从事办公室和人事工作,和胡国红打交道很多,她对胡国红的评价是“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做人大气,才华横溢,是个有大智慧、大格局的人。”而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尽力帮助张云的孩子,在大家眼里不过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

胡国红到任后,告诫大家“不能只埋头走路,不看前行的方向;不能只埋头做评审,不注重对外宣传”。他的对外宣传,却不是对他个人的宣传,而是指对外的业务宣传。此行采访前,本刊记者在广州评审中心网站浏览资料时,竟然只看到一个提到胡国红的消息,还是一次扶贫的侧面照。但为了让社会了解财政评审业务,他倡导创办了《广州财政评审》刊物,报道财政评审动态,交流财政评审经验,对相关业务和理论进行探讨,还设有《评审风采》栏目,展示中心员工的读书感悟、家风传承、生活感受和乐趣,那首《飘散的云 ——送张云》的小诗,就发表在这里。

一位曾经在香港工作过、后参加公招考试进入中心的职员,谈到对胡国红的印象时说道,“那应该是2009年,胡主任上任大约半年左右,一次下了下午班,我在公交站等公车;突然一辆眼熟的轿车驶了过去,却在不远处停了下来;我正寻思是谁的车呢,突然电话响了,一接才知道是胡主任,他就停在前边,见我在等公交就让我搭他的车。不是哪个领导都喜欢员工搭顺风车的,胡主任没架子,和他沟通起来很轻松。”

肖湘花作为一个老评审,早年曾主持过一个地铁项目的评审,那时,胡国红作为广州地铁的财务部总经理,正是被审查的对象。“当时因为一些意见没法达成一致,但各有职能,我俩互不让步,对峙了好久;后来双方协定由上级主管的两委一局裁定,政府部门和评审中心的意见一致,胡总也只好兑现承诺执行评审的意见了。他很有自己的主见,但也能从善如流,” 回顾曾经的针锋相对,肖湘花感慨万千。

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话——不打不相识,现在的肖湘花,和胡国红成了紧密的战友和合作伙伴,作为胡国红的副手,成了主管信息化建设的广州评审中心副主任。

谈到自己的经历,胡国红对于在广州地铁从事了16年的财务和审计工作感慨颇深,他说:“那是我走向成熟的16年,也是我对财政评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步成熟的16年。”而在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财务公司,根据广州地铁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建立了一个世界模式,使得广州地铁成了中国地铁的“黄埔军校”,也锻炼出了一批“铁人”。

2009年,胡国红进入财政评审系统时,也有不少人反对,说他不够灵活;但当时的领导就认准了胡国红的“执拗劲”,公开表态“我们财政评审,需要的就是坚持规范的死板的人。”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胡国红就任广州评审中心主任以来,首抓制度建设,次抓信息平台,再把所有业务晒出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财政卫士铁军团队。

“我到这里也快10年了,事是靠人去做的,业绩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很高兴我们现在的团队都是做事的人,而不是搞事的人;搞事的人最后不是进医院,就是进检察院,光荣地做‘两院院士’去咯,”胡国红说,“我们做财政评审,不是随意砍一刀,而是要用‘量、价费’三标准去衡量;按项目的实际功效和未来预设功能去测算;我们和送审单位协商,不是讨价还价,而是要用科学的、法规的依据去说服他们。”

2009年胡国红刚上任时,广州评审中心3-5年的积案很多,他就提出“不能让项目躺在CP睡大觉”,专门成立了“历史问题清理小组”,并制定了“两头走”策略:往前走,加快评审,尽快完结;往后走,不符合评审条件的,退回去。一年内就将积案清空,现在中心的在审项目没有超过3个月的;形成对比的是,政府委托中介的在审项目超过两年的还有一百多项……为了确保评审效率,广州评审中心已从2017年4月1日起,要求业主一次性送审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性负责,所有送审项目在预受理审查时必须提供资料真实承诺书;为了克服以往存在的拖拉问题,广州评审中心申报广州市财政局出台了相关文件,对超过相应时限、履行了相应程序而送审方不作回应的概算项目,评审中心可以视为送审方同意,并对评审结论进行认定……

当本刊记者了解到胡国红进入财政评审行业时就丢掉了地铁的高工资,而现在他的工资收入和广州地铁的相应职位相比也相形见绌时,他说:“做财政评审,必须是个有情怀的人,有底线的人。有底线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没底线的人再好也好不到哪”,当记者问“那什么才是一个财政评审人的情怀呢”时,他却久久地盯着走廊上那款“‘阳光评审’、‘财政卫士’八个金色大字和上边那一朵含着变形‘CP’、映着阳光的木棉花”的贴墙版面,默默不语…… 此时,记者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两块石头,上面刻着“严谨”、“务实”四个鲜红的大字……

后记与结语

采访结束了,但胡国红和他的团队的评审故事和场景依然在眼前闪现,这是一支政治、思想、品德和业务过硬、能打硬仗的铁军,无论财政工作有什么新任务、新挑战,他们均能出色地胜任。

18年来,胡国红带领他的团队,在政治上、技术上、管理上不断开拓新的征程;

18年来,胡国红带领他的团队,多次创造全国第一,充分履行了“财政卫士”的重要职责;

18年来,广州评审中心已完成工程概、预、结(决)算和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金额总计达8843.93亿元,核减金额1097.75亿元,核减率达12.41%。

于2000年1月成立的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依2013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穗编字〔2013〕140号文”批复,为隶属广州市财政局的经费自理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市本级预算单位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负责财政性资金项目工程概、预(结)算、竣工财务决算及土地开发成本的审核工作;对市财政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评审意见进行复核;参与相关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

相对其他省份的评审中心已经参公和更名为预算评审中心而言,广州评审中心依然是经费自理公益三类事业单位,评审中心的定位到底该如何界定?中心业务如何对接管理?也难免让人有些困惑。

另一个让胡国红和他的团队困惑的是,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确定了今年的三大工作重点为着力开展部门预算评审、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和着力推进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这样的目标对各省、直辖市等省一级评审中心而言是非常适合的;但对较大的设区的市和更低一级的县级市、县城而言,基础建设仍是很大的一块业务,如何处理这一块业务,他们渴望得到上级部门进一步的指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胡国红表示,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工作重点转向部门预算审核、绩效评价以及建立支出标准,那我们这支队伍无论怎么转,都有能力适应、有能力做好转型。国办发[2018]33号文于5月18日发布了,加快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概算责任划到主办部门,意味着这块的评审业务要取消,广州市是试点,所以广州市业务转型也是迫在眉睫。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困惑总会逐步解除,问题也会逐步理顺。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目标指引下,我们会涌现出更多的高效评审团队,像胡国红和他的团队一样,扎扎实实、科学规范而高效地发挥好预算评审的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做好各级财政的守门员。

                          本刊记者 费建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